在“民有所呼、我必有应”暨“总经理办实事”活动引领下,河南联通各级分公司,聚焦民之所急、民之所盼,以客户感知驱动网络质量改善,将服务深入到居民用网的各个环节,以网络“匠心”服务筑牢社区健康“生命线"铺就产业升级“新图景”,绘就历史文脉“智慧图”,让有温度的数字服务惠及千家万户。 分秒必争“生命线”守护网络保畅通 5G+赋能产业链升级新图景 “从‘人等数据’到‘数据追人’,5G正在重构生产逻辑。”中国联通郑州航空港区分公司网络运营网格小CEO李想手持平板向采风团展示,这一方案已成为可复制的“河南经验”。不仅如此,在河南城市管理、农业、金融、制造、医疗、教育、文旅等领域,都有河南联通数智助力的印记。 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转型痛点,河南联通推出了“1+N”服务包,包含网络搭建、平台运维、人才培训等标准化服务,企业无需自建团队即可“拎包入住”数字时代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数智为民的初心。 网络信号再升格“历史文脉”展新颜 在5G网络部署方面,洛阳联通实现白马寺景区室内外网络无缝覆盖,游客可通过4K直播等应用“沉浸式”感受历史文化。同时,5G网络为景区安防监控、应急指挥等场景提供了超高清实时回传能力,助力文物保护与安全管理提质增效。 不仅如此,洛阳联通还在白马寺景区规模化部署了5G-A分布式微基站,隐蔽式5G-A微基站群深藏檐角斗拱之间,既保全了古建风貌,又织就了1ms超低时延的感知网络,单用户峰值速率提升可达5-10倍,千年古刹的禅意与现代服务的效率达成诗意平衡。 网络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与创新应用,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。未来,河南联通将持续在细微处做好民生服务保障,在关键处赋能经济建设,在发展中守护传统文明,以“匠心”筑网络、以“暖心”优服务,让每一项举措都回应群众期盼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满意度,绘就通信行业服务民生的温暖答卷。
今夏,洛阳栾川县庙子镇遭遇强降雨,3小时降雨量超100毫米,引发洪水泥石流,导致道路损毁、通信杆路倒塌,全镇基站于凌晨12时30分中断,通信瘫痪,抢险救灾面临巨大考验。
灾情发生后,洛阳联通栾川分公司立即启动应急保障预案,组织抢修队伍冒雨奔赴一线。抢修人员克服道路不通、视线模糊等困难,历经彻夜奋战:1时40分恢复支局基站;3时45分恢复镇区北部基站及OLT设备;4时38分复通市县环嵩县方向一个路由,为防汛救灾打通“通信生命线”。洛阳联通成为当地首个恢复信号的运营商,为抢险指挥和灾情传递提供了关键支撑,展现了央企责任担当。
为保障郑州比亚迪厂区全面投产,满足新车出厂前需高速下载车机软件需要,河南联通结合企业需求,为企业量身打造了28个5G微基站,构建起“呼吸式网络”,让上万余台终端车辆数据实现毫秒级下载响应,相当于为汽车装上了“数字神经中枢”,该项目也成为国家级标杆案例。
在白马寺景区,洛阳联通全面部署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,通过金融级票务系统安全专线与5G网络双覆盖,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智慧化管理与游客服务注入新动能。
针对白马寺景区票务管理需求,洛阳联通打造了高安全、低时延的专属光纤网络,实现票务系统与云端平台毫秒级数据交互,确保高峰期数万游客购票、验票流程畅通无阻,大幅提升了游客体验。